最近几天,不少人问,怎么看着楼市有点回暖的迹象呢。
这个每年都这样吧,春节过后,有一波学区房的交易小高潮,马上面临入学的新生,奔着名校学区去的,当然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整个学区房嘛,毕竟经过这十几年的忽悠,相信一套房子可以改变家族命运的群体还是很庞大的。
其实想看日照房市还有没有希望,重点关注几个数据就可以了。一个是无房户比例,再就是农村老龄化比例,还有就是日照籍高校毕业生返乡比例,最后看市场的存量房数量。

在中国,99%的家庭都拥有自主产权的房子,这个不管房子大小位置年代,都有。漂在一线城市的人在自己的家乡也有自住房,不在当地买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人可能就是想漂几年再回家,有人可能还没有进入大城市的购房门槛,还有人的想法可能就千奇百怪了,毕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sǎi)。

再就是看农村老龄化比例,这么说吧,现在不管是哪个区县,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比例远远的高于城市,在农村很少能看到年轻人了。
日照市每年走出去的学生不低于8000人,四年之后能回来的又有多少?除了一部分家庭条件优越,大学毕业之后不用在外竞争,回乡之后能找一份现在看上去还不错的工作的群体,绝大多数毕业生要么考研要么就留在自己喜欢的城市了。
还有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市场存量房,光看新盘的去化周期都要5年,更何况还有大量的二手房,以及待开发的楼盘。617地块最少不得4000户?1000多户交钱的都是奔着房子?得有多少比例是奔着6%的年化收益率去的。
有人问,二手房那么贵,买不起啊,最起码新房还有个缓冲的过程。其实二手房不贵啊,以前咱们说过,日照市区范围内是没有小产权房的,卜家庵子明望台多少回迁房在卖啊,几十万一套三居,学区也不错,自己交个契税和土地出让金,也就十几万块钱的样子,就能办上不动产权证,算下来也就七八千的样子,干嘛非得去买开发商的房子。

不就是为了孩子上个学嘛,人家卜家庵子明望台的孩子也没去了其他地方上学啊。
这说明新市区的真实房价价值也就是七八千块钱一平米,超出部分都是买的心理预期。
不存在孩子上学问题的话,房子是自己住着舒服就好,真的和位置关系不大。
真羡慕楼房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在怀念农村的小院了。
2022年,中国人口净减少85万,全国只有六个省区人口实现正增长。而且增量也有限,贵州省增加4万人,江西省增加10.58万人,甘肃省增加2万人,广西区增加10万人,重庆市增加0.9万人,青海省增加1万人。山东省的数据还没出,恐怕并不乐观,日照市也好不到哪儿去。

房产远期是要看人口的,人口都跟不上了,盖那么多房子卖给谁?有钱人该买的早就买了,该换的也早就换了,别墅大平层,加上这几年疫情影响,大家换房子的动力也不太足。
唯一能够驱动大家换个房子的动力也就是开春换个学区房。
2023年入学新生,是2016-2017年出生的这个群体,是日照市人口出生的最后一个高峰。自2018年开始,人口出生率就断崖式下降,所以,2023年的春天也就成为日照市市区房地产市场最后一个小阳春。

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不需要争辩。
当2027年小学入学新生降到不足5000人的时候,可以看看那些房子还能卖给谁去。
手里有房的,想出手的,不要再待价而沽了,今年理论上是最后一个小阳春,过了这个村,还真是永远都没了这个店儿。
2018-2019年,我一直在劝多房户抓紧卖房的时候,还有不少人骂我,说我挡着别人发财的路,然后扭过头去继续吃进房产。这是日照不限售,没实力限售,如果像大城市那样限售,满五才能除税,还不知道多少人悔恨着。
自住的,认了吧,不管买的时候什么价,现在都得扛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