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山东,很多网友的第一印象是青岛,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日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在近年来,日照也是十分的想把自家城市往好了快了的方向发展,可无奈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现在的日照在发展方向上似乎犹豫不决,让人不得不疑问:山东日照的希望在哪里?
而对此,不少本地网友则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真相:请把宜居城市的称号坚持下去再说!人少、工业少都不是问题,港口城市发展是需要内陆支撑起来的,不一定非要舍本逐末自己发展工业!
有一位网友就直接的给出了自己的直观感受:困难是高铁不修到日照,日照的旅游业资源就很难发展起来。他去年7月去日照参加好友婚礼,我们新郎新娘伴郎伴娘一共6人从各地赶赴日照又分别回去,经历了两次普速火车晚点数小时其中一次还断了5小时电,日照的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去青岛坐飞机,被堵在高速公路上错过飞机,好不容易到了青岛机场,又遇到航班延误等等。所有人来回都体验了人在囧途。所以我们觉得,只有高铁修到了日照,才能进一步拉动日照发展。
日照必须想好是走旅游环境之路,还是钢铁污染GDP之路。南部的岚山几乎可以改名为废铁镇,污染触目惊心。北边青岛董家口港距离日照最好的海滩森林公园只有十几公里,原先洁净的沙滩已经还是有了铁锈色。2005年左右的时候,日照的海可以媲美海南,现在则远远不如了。当然,隔壁连云港的海更差。
旅游富市,日照应该先把万平口的门票给取消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容纳四方来客,想办法留住游客而不是竭泽而渔。工业富市,必须严把环境关,近年来因为钢铁、造纸等产业发展,环境状况已经有变坏趋势。交通也是当前日照发展的瓶颈,虽然机场通航,但是现在更是一个高铁时代,日照还没有高铁,当然沿海快速铁路(预想将来也会改建或直接重建高铁)和鲁南高铁的开通会有一定帮助。
日照的困境从某种角度上折射出山东的困境:关键是人的因素。1、山东形象下滑:辱母案、食品安全案、火烧征地案。素来注重文化礼教的山东,经济上有东北化、形象上有河南化的趋势(并非黑上述两地)。2、山东经济大而不强,创新性企业少,传统产业占主导,体制的吸引力大。不多言,都知道。3、日照经济倒数,但却喊出全省第15(总共17个地级市)强的口号。不知何意。
4、日照的房价经常排全省前三,收入与房价完全不成比例。5、日照有大学城:曲师大、济宁医学院、山东体育大学、山东水利学院,但留不住人。日照若能打造中国版的加州理工该多好。6、2004年金凤凰奖在日照举办,彼时环境优美。但现在日钢、造纸厂污染严重。日照是一个缺淡水的城市,2015年前后,日照从临沂调水救急。但为何上马用水大户?不得而知。7、日照旅游产业结构单一,我知道很多外地人带着干粮洗海澡(在日照做导游的朋友经常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