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重器,引领能级跃迁———在日照港达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公司自主研制的EX5500反铲挖泥船入选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这条长71.5米、宽22米的船最大挖掘深度达32米,可实现在无限航区无人拖带,彰显了日照市在海工装备领域的硬核实力。
重点项目,筑牢产业根基———在三一重能(日照)风电智能制造基地,研发生产的氛围正酣。当前,公司正重点布局15MW及以上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与量产能力,攻克深远海漂浮式风机等关键技术,抢占未来海上风电的技术制高点。
两组镜头,共同诉说一座城市的产业进阶:日照市在海工装备产业领域持续突破,一系列成果正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彰显蓝色动能。
产业成长,离不开原材料的支撑与带动。“小城大钢”是日照的鲜明特点,海工原材料生产优势是日照市发展海工装备产业的坚定底气。今年上半年,仅山钢日照公司和日钢集团两家企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用钢产量就已达到275.4万吨。
山钢日照公司生产的船板及海工钢已达到最高质量等级——— F级别,意味着在-60℃极低温环境下,其冲击韧性依然稳定在27J/cm²,产品备受中船重工等龙头企业青睐。
不仅仅是原材料扩能上量、迈向精品化,更是生产领域的绿色化、智能化。今年9月初,在山港(山东)海工装备有限公司的停靠码头,两艘崭新的全回转拖轮正在完成船身涂装和细节美化等工作。这个月,这两艘“日照造”的海洋装备将交付到东南亚客户手中。
“这两艘拖轮不仅能为大型海洋工程船提供精准辅助,还可承担近海拖曳、应急消防等任务,技术在国际上是较为先进的,综合节能可达到7%。”山港(山东)海工装备有限公司机械技术经理王法栋介绍。
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双轮驱动,为海工装备产业生态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当下,日照正持续点燃海工装备产业创新引擎,奋力登上新台阶、攀上新高度。
日照市支持企业以平台建设和产品研发为重点,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陆海装备集团日照公司、豪迈重工入选日照市企业技术中心,万通液压复核通过2024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力新材料、陆海装备集团日照公司、港达船舶等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冠卓重工入选2024年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有效带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活跃度。
与之同时,全市聚焦海上风电装备、深远海养殖装备、大型撬装设备等海工装备项目,“向前一步”加强服务保障,加速推动三一重能、中船金马等项目建设。依托科技部唯一授权组建的“国家级海上风电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中船风电全产业链优势和金马集团现有产能资源,中船金马正在全力打造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从传统造船向高端装备制造升级,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协同发展转型,日照市海工装备产业的每一步跨越,都彰显着向海而生、向深蓝而兴的坚定决心。
风已至,如今,这个充满活力的产业,正以创新为笔乘势而上、踏浪扬帆,走向深蓝。
(张莹 丁明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