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发展就是一句空话。高层次人才匮乏、创新能力弱,一直是日照市最突出的瓶颈。日照市实施“五大战略”,把过去的“科教兴市”战略进一步聚焦为“人才兴市”战略,坚持不懈抓好“招才引智”,为未来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截至2015年底,日照市人才资源总量为30.92万人,而威海有42.96万人,连云港有70.69万人,分别是日照的1.39倍、2.29倍。从高层次人才来看,日照市院士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至今空白;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仅有2人,占全省总数的1.1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及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人数分别仅占全省总数的0.77%、1.15%和1%。
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军卫介绍,日照市人才工作还存在明显短板,人才资源总量偏少、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不足、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人才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树立得还不够牢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集聚度不高,人才平台载体少,创新能力不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缓慢,招才引智工作需要强力推进。
新常态下,加快转换发展动力,人才对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作用愈发突出。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头号工程实施以来,日照市制定出台了省内领先、比肩江浙的人才引进政策,下大力气招贤纳士,补齐人才短板。
“威海、德州、连云港等地市人才政策开放度的逐步扩大,对我们吸引和集聚人才造成较大压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军卫说,他们制定实施的人才引进政策以及创建人才“两院”、园区职员制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等都是我市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
如何确保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优势,保证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人才兴市”战略的重要目标任务。同时,抓“人才兴市”不能空对空,要有产业、平台和载体,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不是替代企业上项目,而是要搞规划、出政策、搭平台,为各类人才搭起施展才华的舞台。
“下一步的思路,主要是扎实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营造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的政策环境,坚持扩大人才规模与优化人才结构并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军卫说,2017年是招才引智三年任务的收官之年,必须确保完成三年引进50个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100个高层次创新团队、1000名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标任务。(直播日照/日照新闻记者 鲁晓薇 迟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