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类别 |
 |
|
旅游业先行培育转型升级动力源
来源:日照黄页网旅游频道 发布时间:2017-8-4 9:30:54 阅读:2240 次 |
自日照实施“旅游富市”战略以来,旅游产业先行一步,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推动自身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聚力项目建设、产业融合、业态培育、政策制度和市场化机制创新,旅游综合效益持续放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006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消费72亿元,同比增长10%和15%。 大项目引领新旧动能转换 沙滩上,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围坐在篝火边,欢声笑语与潮起潮落相互应和;夜深了,便进入小木屋或房车里,枕着涛声睡去……越来越多的游客将阳光海岸露营公园作为聚会度假的首选目的地,即便每晚3000元左右的高价定位依然没有挡住他们的脚步,周五、周六入住率超过80%。 多年来,缺乏高端旅游和深度体验产品是日照人的遗憾。如今,阳光海岸露营公园、日出东方海之秀、万平口景区、东夷小镇等一系列旅游项目相继落成,初步成为引领带动全市旅游发展的新动能。 今年以来,日照市把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市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领,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以“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升级一批传统项目、培育一批新型旅游业态”为目标,全年谋划旅游项目122个,概算总投资690亿元。其中,年度投资过亿元项目41个,上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35个。力争年底建成精品项目26个,完成投资120亿元,实现同比增长23.1%。目前,全市14个重点旅游项目被列入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重点招商项目,将在全省投融资大会上重点宣传推介;东方太阳城、莒国古城、中国国际中医药养生城已入选省旅游发展委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近期又新上报新旧动能转换项目32个,上报省发改委新旧动能转换项目11个。 产业融合激发新动能 7月8日清晨,在五莲大青山中,30多名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练习者正在晨练,他们肤色不同,发色各异。通过打造国际太极拳交流中心,五莲大青山景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已连续举办5届的“中国·五莲大青山国际太极拳大赛”,形成了每届约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人参加的国际性太极拳赛事,每年吸引境外游客1万多人次,百余人常年驻山习拳。大青山风景区成为以太极文化为主题,集旅游、文化与体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近几年,日照旅游一直以“阳光海岸、活力日照”的形象示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6年接待境内外游客4081.82万人次,增长8.75%。然而,日照旅游仍以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41个A级旅游景区中,观光类景区占比85%,度假型旅游产品缺乏。旅游大数据显示,到日照的游客观光游览的占48%,休闲度假的占25%,商务会议的仅占10%,购物的只占0.4%。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为推动日照旅游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向休闲度假转变提供了发力点。目前,日照市正推进农旅、工旅、文旅、产城、体旅五大融合,积极培育游艇帆船旅游、房车自驾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低空飞行旅游、婚庆旅游等六种新业态。随着中澳(日照)产业园示范项目、东方太阳城、国际中医药养生城项目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或建成,日照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布局将日趋丰满,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于一体的阳光海岸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也日以鲜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国家级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中国休闲海钓之都、国家旅游风景道试点、中国滨海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也将指日可待。 “两个创新”护航旅游发展 4月29日,日照市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成立了全市首支旅游警察队伍,并挂牌成立了边防派出所阳光海岸警务室。目前,日照市公安局山海天分局已建设30人的旅游警察队伍和15人的女警海岸自行车巡逻队,打造了15处旅游警务室,加强沿海一线巡逻、救助和应急工作。这一系列措施,正展现了日照旅游政策制度的创新活力。 在全省上下推动新旧动能转化的政策背景下,日照市提出“旅游富市”战略,鼓励政策制度创新,强化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城旅融合发展,调动全民、全部门、全行业的积极性。除了打造专业的旅游警察队伍,目前日照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旅游、工商、公安、物价、综合行政执法、食品药品监管、交通、质监等力量,组建旅游旺季综合执法队伍,提高旅游案件的快速反应和协同办案能力;强化对交通运力保障、价格服务保障、重特大投诉、突发事件监管的假日旅游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以12345市长热线为核心,提高各区县及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的协调组织能力……日照市旅游监管格局进一步拓宽,“1+3+N”管理体制雏形初现。 推动旅游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仅依靠政策制度创新远远不够,还需要市场化机制的不断创新。目前,日照市正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日照市文旅集团、山东海洋文旅等综合性龙头旅游企业,发挥水务集团、公交集团、土地储备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横向和纵向整合能力,延伸整合旅游产业链条。按照规划,全市将逐步培育20家以上主业明确、竞争优势明显的专业性骨干旅游企业;分类选择80家具有竞争力和发展特色的成长型旅游中小企业,作为银行信贷、财政资金重点扶持和服务的对象,形成10-20家特色型、创新型旅游企业。 杜辉升 罗从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