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三水泥厂始建于1976年,连续10年亏损的作坊式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占地6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280万元、年产水泥30万吨、产值4000余万元的中型水泥生产企业。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市优秀企业家、市劳模、市十五届人大代表、水泥厂厂长许传光。
1986年春,当时只有30余人、背负着57万元债务“包袱”的市第三水泥厂走到了破产的边缘。临危受命的许传光没有在困难面前畏缩。他首先从制度建设人手,制定了详尽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全厂职工齐心协力,生产、销售收入稳步上升。这一年,水泥厂首次扭亏为盈,许传光创造了第一个奇迹。
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1997年,许传光经过对同行业的多次考察,决定对影响生产的生料破碎工序进行技术改造,他多方筹措资金300万元,开始了水泥厂生产史上的第一次技改。他组织技术攻关人员挑灯夜战,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调试,新的生产线终于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产量翻番,由年产4.4万吨猛增到8.8万吨,跨入了中等生产规模;质量提高,由原来的325#上升到425#、525#。
1999年,国家出台了取消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十五小企业”的政策,第三水泥厂再次面临关门的命运。在这危难之时,许传光和技术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了利用技改扩大规模的方案,并邀请专家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最后决定投资1000万元上水泥厂“治理环境、节能降耗,生产高标号水泥”技术改造项目,并把它列入了市、区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为尽快投产,许传光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跑齐了各种手续,技改项目于当月破土动工。经过全体职工的日夜奋战,计划10个月的工程,仅用6个月就竣工,各种设备仅用两个月就安装调试完毕,并一次试验成功,实现了当年论证、当年动工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2002
年,水泥厂完成工业总产值4000万元,实现利税432万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223.63%和327.72%。
许传光还不断增强代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0年来,他先后为镇、区提出合理化建议30余条。其中垫平镇驻地南水位地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被镇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对石材小区加强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的建议,被镇政府采纳后,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赞誉,如今到石材小区的创业者已达8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