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无知的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从一名外出创业者到任莒县通海重质钙厂厂长,党支部书记,莒县新兴制鞋厂厂长,董义宝深深感念着党的富民政策,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着社会。
1989年1月,年仅22岁的他,就踏上了在异乡奋斗的道路,先是在北京工业大学光电机械厂担任业务员,由于出色的表现,1992年5月被派到北京工业大学光电机械厂兖州分厂担任经营厂长一职,后改任兖州冶华带钢联合公司总经理。
1996年,兖州冶华联合公司经营状况很好,效益可观。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去逝,母亲劳累伤心过度而卧床不起,董义宝请假回家伺侯老人,这次回家在他的人生轨迹上起了一个转折点的作用。
从城市里乍回到乡村,看到家乡落后的面貌,董义宝受到的触动很大。结合自己的经历,他认为家乡穷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单一,只有发展工业、企业,老少爷们才有可能富起来。于是,他主动与村干部接触,同他们一起分析农村形式,探讨落后的原因。村干部对他的看法完全赞成,但是由于缺少信息、技术、管理经验,企业一直办不成。经过再三考虑,他找到了当时的乡党委书记,谈了他个人的想法,说明他回乡办企业,带老少爷们致富的志向及打算。党委书记听后对他的意见和打算很赞成,并且非常支持他的做法,决定投资建设重质钙厂。
重质钙厂是在原村办企业玛钢厂的基础上改建的,由于玛钢厂和重质钙原本不是一回事,从地形的选择到厂房的改建,从资金的筹备到设备的安装,从人员的组织到正式投产,无不遇到一些现实的困难。在改建厂房和设备安装过程中,一无水,二无电,这些都需要他们以极大的承受力去克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提前完工,他和几个临时负责人吃住在车间,不离工作岗位半步。1996年10月,市重质钙厂作为乡办企业正式投产。这时董义宝的全部精力又从企业建设挪到了企业管理运行上面。由于投产后资金不足,无钱购买原料,造成企业生产不正常,于是他便和厂内工人一起,带着工具,到处寻求原料的来源,通过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部分方解石的储存地。为了节省资金,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他和全体员工一起,亲自包矿开采,衣服破了无怨言,手掌出血继续干。他就这样与职工同甘共苦,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共开采方解石3000余吨,既节省了资金,又缓解了原料紧张的局面,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现在,重质钙厂已发展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拥有职工50余人,年产值120万元,年实现利税25万元的个体民营企业,是棋山个体企业第一纳税大户。
为积极响应党委、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号召,进一步稳定现有企业,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利用本地剩余劳动力,2002年8月,在抓好碳酸钙产品开发的同时,董义宝又与临沂新兴运动鞋厂联合,投资120万元,建成生产军单8598布鞋的中型民营企业—莒县新兴制鞋厂,并已于2002年10月1日正式投产。该厂坐落于莒县棋山镇工业园内,占地4500平方米,共有设备,80台套,职工130人,年设计生产布鞋150万双,产值600万元,现已生产布鞋15万双,并全部销往黑龙江、河南等地。